―“吃百家飯” 鄂東藝人
鄂東北稱手工工匠為“做手藝的”或“吃百家飯的”。因為手工工匠在哪一家做活,哪一家的主人就得管吃管喝,工錢另外計算。農(nóng)民覺得做手工藝不愁水旱饑荒,因此有“千田萬,當不得一種手藝”,“手藝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的俗諺。鄉(xiāng)下農(nóng)民至今仍想設法送自己的孩子拜師學藝。
但“百家飯”并不易吃,手藝人有很多獨特的行規(guī)和禁忌。技術通過師傅帶乖的方式傳授,在建立師徒關系時,要辦“拜師酒”并寫一份契約,規(guī)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方可“入門”。學徒期一般為三年,三年中徒弟不僅跟師傅幫工學藝,而且還要幫助師傅做家務,如挑水、掃地、種菜等,沒有任何報酬。學徒期滿還要辦“出師酒”,請師傅及同行到家中作客。師傅要贈送一套工具給徒弟,以示“衣缽相傳”之意,并主動轉(zhuǎn)讓一些較固定的雇主或客戶給予徒弟,以便徒弟有立足發(fā)展之地。
手藝人的禁忌很多,每年第一次開工叫開張,開張必須選擇吉日,去開工的方向必須是大利的方向,這些都要根據(jù)歷書確定。這一天的工錢,主人要用紅紙包好付給工匠,不宜欠帳,因為一年伊始要有一個好兆頭。還有一些特殊的行業(yè)禁忌,比如砌匠、木匠、石匠的勞動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特別忌諱犯“紅煞”或“魯班煞”。犯了“煞”是要流血的。在孟月逢酉的日子、仲月逢已的日子、季月逢丑的日子都犯“紅煞”。木匠則怕犯“魯班煞”,“魯班煞”的日子是春子日、夏卯日、秋午日、冬酉日。犯煞的日子,工匠們是不出工的。
鄂東北手藝人中最出風頭的是“剃頭匠”,俗有“天下剃頭分兩派,廣濟佬,揚州怪”。廣濟的剃頭歷史悠久,漢朝時,廣濟人的剃頭刀就進入皇宮,剃出了名氣。相傳名匠盧天種的剃頭擔上就插有皇帝賜的小皇旗,很是威風。廣濟人奉盧天種為整容祖師,從事剃頭業(yè)的人逢年過節(jié)都要祭奠盧天種,拜師學藝也先到廟里去拜謁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