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安東令――吳昌碩
2022-05-02
11:33來源:文化傳通網(wǎng)
作為中國明代、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篆刻藝術發(fā)展的重要人物,吳昌碩將前人流傳下來的豐富遺產(chǎn)進行了一次總結。吳昌碩先生不光有遠大的抱負,而且在藝術上也有自已獨特的見解和主張。
吳昌碩是清代晚期著名書畫家、篆刻家,是“海派”的代表人物。吳昌碩原名俊卿,字昌碩,別號苦鐵,中國東部浙江省安吉人。少年時他因為受到父親影響,就對金石篆刻很有研究。17歲時老家鬧饑荒,在外流浪5年,回鄉(xiāng)后刻苦自學詩、書、篆刻、創(chuàng)辦“西泠印社”,并被推舉為社長。吳昌碩二十九歲時曾經(jīng)到蘇州學習歷代名人書畫,三十多歲和任伯年學習繪畫,在三十歲到五十歲這段人生輝煌的時間里,他的詩、書、畫、印幾方面都達到了一定高度,這是他后來成為一代宗師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
他的楷書開始學習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顏魯公,隸書學習漢代石刻,篆書學習石鼓文,吳昌碩的行書學習黃庭堅、王鐸風格。
吳昌碩最擅長畫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影響最大,由于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運刀和章法融入繪畫,形成了有金石書法味道的獨特畫風。他常常用篆書用筆方法寫梅蘭,狂草畫葡萄,筆力渾厚老辣,氣勢雄強,布局新穎。在構圖方面,喜歡用“之”和“女”型的構圖格局。在用色方面很像趙之謙,喜歡用濃麗的顏色,尤喜愛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