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論馬》
原文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芻豆數(shù)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寧則餓死不受,介胄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yuǎn)之材也。值復(fù)襄陽,平楊么,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過數(shù)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qū),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為馬,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
?。?jié)選自南宋?岳飛《金陀粹編》中的《論馬》
注釋
1臣:我,岳飛自稱。
2日:每天。
3啖:吃。
4芻:chú,草。
5斛:hú,古代十斗為一斛。
6精潔:精美的食物。
7不受:不吃。
8介胄:介,披上;胄, 戰(zhàn)甲。介胄,披上戰(zhàn)甲。
9比:等到。
10奮:振作精神。
11午:午時(shí),相當(dāng)于今上午十一時(shí)至下午一時(shí)。
12酉:酉時(shí),相當(dāng)于今下午五時(shí)至七時(shí)。
13褫:chǐ,解脫。
14息:氣喘。
15茍:gǒu,輕易。
16裕:充足。
17逞:逞能
18致遠(yuǎn):能走遠(yuǎn)路。
19以:而。
20秣:mò,喂。
21攬:抓住。
22轡:pèi,韁繩。
23安:穩(wěn)。
24踴躍:蹦跳的樣子。
25甫:才。
26竭:竭盡。
27殆:幾乎。
28斃:倒下。
29寡?。褐赋院鹊蒙?。
30易盈:容易滿足。
31窮:力盡。
32駑鈍:駑:劣馬,鈍:笨拙,此指沒有才能。
33善:好。
譯文
良馬不是以它的力氣而出名,而是以它的品質(zhì)出名。我有兩匹馬,過去經(jīng)常認(rèn)為它們是奇特的。(每天窺視它)吃幾升豆,喝十斗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飼料、干凈的泉水寧可餓死都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馳,一開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開始揮動(dòng)鬣毛長聲鳴叫,奮振四蹄迅速奔跑,顯出俊逸,從午時(shí)到酉時(shí),還能跑兩百里;卸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沒有事的樣子。這馬,吃的多卻不茍且隨便接受食物,力氣充沛卻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達(dá)遠(yuǎn)路的良材啊。到了返回襄陽,平定了楊么,(兩匹馬)不幸相繼死去?,F(xiàn)在我所騎的就不一樣了。每日所吃不超過數(shù)升,飼料不挑揀粟米,喝的也不選擇泉水,韁繩沒收緊就開始不安,躍躍欲試,迅速奔跑,剛到一百里,力氣竭盡,汗水淋淋,氣喘吁吁,幾乎死去的樣子。這馬,少吃容易飽,喜好逞能容易竭盡,是愚鈍的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