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民間剪紙
中華民族的搖籃里,孕育發(fā)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紙俗稱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內容之一。陜北民間剪紙藝術社,為了把這株黃土高原藝術之花不斷發(fā)楊光大,組織了民間藝人和現(xiàn)代美術創(chuàng)作者,在保持獨特的風格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升華,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株黃土高原民族藝術之花,是廣大剪紙作者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民間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以嫻熟的技藝、樸素的手法,把古今人物、吉祥動物、名貴花草等創(chuàng)作出大量造型奇巧、剪工精湛、生活氣息濃重的剪紙精品,把人們喜慶,快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是極有欣賞價值的禮品。 狗年到來,陜北剪紙藝術社為紀念民建成立60周年,特別推出構建和諧社會、民建工作、碩果累累、民建60周年等剪紙作品。 陜西是民間剪紙盛行的一個省,其中以陜北的定邊、靖邊、吳堡、榆林、宜川、米脂、延安,關中的鳳翔、富平、三原、朝邑,陜南的漢中附近等地較為豐富。窗花,是陜西剪紙最多的一種,此外,婚娶時的裝飾,枕頭頂子、鞋花和刺繡花樣等,也是以剪紙為底樣。陜北地區(qū)的人們大都住窯洞,裝飾著大團花,窗上裝飾“煙格子”,這一帶的剪紙淳厚、粗壯、線條有力,剪紋簡單。個別地方如定邊、靖邊等的剪紙也有較細致的,線條多直線,流利奔放。宜川的剪紙線條粗而曲線多。關中地區(qū)的剪紙一般較細致而曲線多,如岐山、鳳翔一帶有的線條細似針尖,風格別致;朝邑一帶以戲文為多,造型動態(tài)近乎皮影;三原一帶以花卉為多,結構較簡單,色彩對比強烈;富平一帶的形式多樣,剪紋流利,明暗適調。陜南的剪紙同是曲線多,一般較大,圖案裝飾多采用植物紋樣,有類似地毯的花紋。
乾縣剪紙介紹
乾縣人過春節(jié)或新婚嫁娶都要剪貼窗花,布置房間,以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窗花按內容分為三類:一類是戲劇人物,如“花亭相會…三娘教子…青白二蛇…孫悟空盜扇”“劉海戲金蟾”等;二類是花鳥蟲魚,如“孔雀開屏”“春燕剪柳”“二龍戲珠…鴛鴦戲水…丹鳳朝陽…魚兒鉆蓮”等;三類是藝術字和圖案花卉,如“雙喜”“彩云”“佛壽…石榴”“桃”等。
窗花剪紙藝人首推王村鄉(xiāng)張留村吳修慈老人,她技藝精湛,剪刀握在手中隨心所欲。人物、花卉,一經她剪出,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她的作品多次參加陜西省民間藝術展,部分作品曾在北京展出。與吳修慈老人媲美的還有剪紙能手李秀英。李秀英慧心獨具,技藝超凡,你如果被她看上一眼,只需寥寥幾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形象就被勾畫出來;三刀兩剪,一張酷似你的剪影就呈現(xiàn)在你面前。
剪紙藝苑中,縣劇院的李生郁、張玉花的剪紙以構思新穎、剪刻工整、鄉(xiāng)土氣息濃郁而出類拔萃。韓靖是剪紙的后起之秀,他的剪紙作品樸拙、夸張、大膽創(chuàng)新、獨具特色。
城澄剪紙介紹
澄城地處陜西省渭北高塬,幅員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北接黃龍山,西依洛水,亦農亦牧,民情淳厚,素有”澄城老哥”之美譽。
澄城剪紙是廣大勞動群眾裝飾環(huán)境最簡單樸素的藝術形式,無論是人物鳥獸、花草蟲魚 、山水河谷 、亭臺樓閣、傳說故事全都在作者的剪刀之下飛揚跳動起來,帶著寄語未來的希望而走進現(xiàn)代藝術的行列。
澄城剪紙純樸渾厚豪放,他粗獷中帶著細膩,夸張中不失神似,既有粗獷厚重之美,也有精細秀勁之態(tài),在藝術風格上保持著關中剪紙靈秀精巧的裝飾美。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剪紙獨特的素描觀念和理想化的審美意識。
另外,她們還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的奇花異草 、仙山瓊閣和有明顯情義的戲文故事及民間傳說等圖畫,者也是悠久歷史文化的再現(xiàn),也是澄城剪紙有別于其它地方的特色所在,已有上千件作品被藝術館 、博物館收藏,三十多幅剪紙作品收錄入《陜西民間剪紙藝術》一書。
安塞剪紙介紹
世界非物質文化重要遺產
――安塞民間剪紙藝術
“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鉸的?!边@句在安塞縣廣為流傳的民歌,反映出安塞人對古老剪紙藝術的偏愛。在漫長的勞動過程中,婦女們創(chuàng)造了經濟、方便、易于表達情感的剪紙藝術,用來裝飾窯洞,美化生活空間。安塞剪紙一代又一代被傳接和繼承下來,形成古樸生動、強烈自由的風格,也反映出陜北勞動婦女淳樸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安塞剪紙有窗花、窯頂花、衣物佩飾花樣、婚嫁剪紙、神龕剪紙等等。形式多樣,內容十分豐富,多為花鳥、魚蟲、瓜果、蔬菜、家禽、走獸、人物等,集中表現(xiàn)陜北的勞動生活和風情習俗。
40年代延安時期,“魯藝”的文藝工作者就對安塞剪紙產生過濃厚的興趣,多次來安塞采集民間剪紙。著名史學家,詩人郭沫若先生曾贊美道:“曾見北國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深邃。一剪之趣奪神工,美在民間永不朽?!备母镩_放以來,經過文化部門的潛心挖掘,安塞剪紙創(chuàng)作形成群體,一大批優(yōu)秀的民間剪紙作者脫穎而出,其作品屢屢在全國各大城市展出,并被國內外美術館和愛好者大量收藏,安塞民間剪紙藝術的知名度在不斷提高。專家贊道:“安塞剪紙,群芳母親;民族之魂,陜北可尋;振我中華,無愧古今?!?/p>
安塞縣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剪紙藝術之鄉(xiāng)”。如今,安塞民間剪紙已走出農家小院,發(fā)展的領域已擴展到小到郵票、賀卡、臺歷、旅游禮品、商標廣告,大到將剪紙圖形用于舞臺美術、廣場壁畫、建筑裝飾等,其簡潔大方的形式、東方文化內涵,都以一種帶著泥土芳香的親切感受到青睞。
“一張大紅紙,剪了一千年?!卑踩艏埻诰蚩臻g極大。歡迎各界有識之士來安塞投資
吳旗剪紙介紹
吳旗的剪紙細膩入微,素材多取于歷史掌故、民間傳說,也有取于山川草木,花鳥蟲魚,生產、生活方面的,其寫實寫意自具風韻。每當新年來臨,家家雪白的窗戶紙上映襯出五谷豐登、吉慶有余等美侖美煥的吉祥圖案;喜慶的洞房中對對新人的繡緯上,幾案家俱上處處有鴛鴦比翼、龍鳳呈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