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話龍:龍的象征意義(2)

2022-05-02 11:42來源:中華農(nóng)歷網(wǎng)

  龍的另一個文化象征意義是出類拔萃,不同凡俗。龍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們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潔、行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稱為"龍"。當年諸葛亮葛孔明在南陽躬耕隴畝尚未出茅廬時,自比管仲樂毅,號臥龍先生,意思是空有鴻鵠之三志而懷才不遇。

  在漢語中,龍、蟲是相對的,蟲者何物,蛇也。蛇又稱長蟲,隨處可見,種類繁多,稀松平常,不足為奇,不足為貴。"龍蛇混雜"即是說好東西和壞東西混在一起,很難辨別。這是從生物學上解釋不通的現(xiàn)象--龍的原型,或者說龍的基本生理牲是蛇,龍和蛇不說是兄弟,起碼也是同宗族(蛇的美稱也是"龍"),但龍一旦與蛇分家,則對蛇不悄一顧,甚至為了表示自己與蛇不可同日而語,還要對蛇"斬殺"一番。最典型的莫過于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的故事,說劉邦的母親劉媼夢與龍交合,懷孕生下了劉邦,他少有大志,一次野行路上,遇一條大蟒擋路,當即揮劍斬蛇,破腹取膽,傳為美談,時人以為不俗。正逢秦末天下大亂,劉邦乘機沛縣舉兵,削平群雄,建立了大漢帝國,成就了400年兩漢劉氏的江山基業(yè)。

  龍不還象征著出人頭地、不同凡響,古代把那些賢人高士也稱為"龍"。相傳孔子去見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李聃,回去后三天不開口講一句話,弟子們很奇怪,問他:"先生見了李聃,是怎樣教他的呢?"孔子說:"我見到的是一條順著陰陽變化無窮的龍,我張口結舌,哪里還能教導他呢!"意思是所有的話都是多余的,老聃是人中這龍,難得一見的大賢。

  此外,諸葛孔明未出道時被稱為"臥龍先生",東漢大夫蔡邕飲酒上百斤醉倒路旁,大家叫他"醉龍"。所以凡是有品德、有才識,或者精工書文,或者為官清廉、或者行為舉止出眾的人,都可以比做"龍"。

  俗話說"望子成龍",并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頭上長有、據(jù)上長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怪物,而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將來能出人頭地,做一番事業(yè)。近幾年流行的新兒歌中,有一首是〈〈100分是條龍〉〉,也是這個意思。另外,我們常常聽到電臺、電視臺、報刊雜志上有什么"歌壇龍虎榜"之類的消息,什么是"龍虎榜"?〈〈新唐書?歐陽詹傳〉〉中說歐陽詹中進士時,與韓愈、李觀、王涯、崔群等天下名士同登一榜,時稱"龍虎榜",意思是名流名家、巨星同聚于此,這里的"龍"反映的是成功者。

  "龍鳳配"圖案在唐代以后,廣為流傳。它不但象征帝王和帝后的權威,也可象征人類所有夫妻間的美滿結合,而且還可象征一切世間的精神與物質(zhì)的陰陽兩極調(diào)和??梢哉f,龍鳳圖案是中華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號,是美妙的藝術形象。

  甲骨文的龍鳳,雖無定形,何以于看出龍是因時屈伸的靈蟲,鳳是華美長尾的靈禽。在上古的青銅器上,龍的形象表現(xiàn)出猙獰、神秘和端莊的總體效果。至漢代,它以奪取重的大面,奔放有力的弧線、精巧的點,構成大結構、大動勢的主調(diào),突破了神秘離奇氣氛的束縛。唐時,賦予它平和溫馴的人化性格,形成 富麗雍容、生楊勃勃的風貌。宋元至明清時期,講究靡麗之風,由精工細巧轉(zhuǎn)向繁瑣堆砌,介與間的龍鳳圖案卻始終保持著質(zhì)樸、明朗、簡練、生動的風格,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