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趣話“蛇”

2022-05-02 11:42來源:齊魯晚報

  蛇,又名“小龍”或“長蟲”,生肖屬蛇的人也常自稱屬“小龍”。在十二生肖中,蛇排行“巳”,稱為“巳蛇”。“巳”具有蛇的象形,是十二地支的第六位,是十二地支中唯一具有字相對生肖的象形文字。若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之間;若以四季來區(qū)分,是初夏的四月,正是萬物欣欣向榮,萬頭攢動之象,具有自我奮斗的意義。

  蛇沒有腳,靠腹部鱗片運動前進,性喜鉆洞或在草地中游走,精力旺盛。除了代表狠毒、陰險、冷漠、狡猾等貶義意義外,蛇還象征著幸運、吉祥和神圣,長壽、生殖、財富、醫(yī)藥等褒義意義。比如在古埃及和古歐洲,蛇是國家和權(quán)威的象征,在中國民間傳統(tǒng)故事《白蛇傳》中,蛇象征著對愛情和幸福的追求。

  上古時代的炎熱氣候很利于蛇的生存,當時到處是曳尾而行的蛇。對于人而言,蛇充滿了神秘詭異的色彩,既是智慧的載體,又是陰謀的化身:它來去無蹤,水陸兩棲,能脫皮蛻變,能竄突騰躍,且一旦狂怒起來,甚至能吞食人畜,毒殺猛獸,使人產(chǎn)生極大的恐懼。

  因而,在古代畫像中,蛇常常出現(xiàn)在神的手中或耳朵上,威靈無比。傳說中許多赫赫有名的天神,也往往是人和蛇的混合體,比如西漢畫像磚中所描繪的伏羲與女媧,雖長著人的腦袋和身體,卻也仍然拖著一條又粗又長的尾巴,呈旋繞狀交織在一起。這些都傳遞著人們對蛇圖騰的崇拜。

  蛇的圖騰崇拜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原本的信仰物之一。而當人們的思維水平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而躍入一個更加理性的階段時,人們便開始尋找一種更神秘、更有力的本質(zhì)力量來替代原來崇拜的蛇。這時,更多功能、更具形體美和力量美的龍,便出現(xiàn)了。

  龍盡管在外形上奇異非常,有馬頭、鹿角、魚鱗、鷹爪,但其結(jié)構(gòu)主體仍然是蛇。而在民間,蛇也始終被認為是龍的初始狀態(tài),美其名曰:“小龍”。東漢王充在其《論衡。講瑞》中曾形象地將蛇、龍進行對比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可見龍蛇相互變幻非常容易。從某種意義上說,龍圖騰是脫胎于蛇崇拜產(chǎn)生的。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