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姓氏從何來?

2022-05-02 11:42來源:中華五千年

  常聽人說:“大丈夫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毙彰?,是每個人的獨特代號。而在古代,姓則是一個氏族的共同族號。

  這些族號,最初是和自然界萬物,自然界現(xiàn)象有關(guān)。像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不問而知是來自龍。其他如駱、雷、云、牛、熊等也是不同氏族的稱號。古人對自然界現(xiàn)象如雷雨電等發(fā)生,多數(shù)不能解釋,也產(chǎn)生敬畏,因此往往以這些名稱作為自己的姓氏。

  古代,是母系氏族的社會,最大特征是“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彼粤魝飨聛淼男帐现?,很多從“女”傍。治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夏禹,姓“姒”。大孝子虞舜,是姓“姚”。以解夢見長的周公,叫“姬旦”。

  原本姓和氏有分別。姓是同一個血族的共同族號。氏則是子孫繁衍越來越多,分居各地后,不同支派采用的不同稱號。一直到了戰(zhàn)國時代,才簡稱為姓。

  備受孔子稱贊的“柳下惠”,因為讓絕色美女坐在懷里,仍然不會欲望四起,便稱頌為“坐懷不亂”,這個柳下惠,并不是姓柳,他叫展禽,因為住的地方有柳樹,才叫柳下惠。

  戰(zhàn)國時候,鼎鼎大名的商鞅,喜歡刑名法術(shù)之學(xué),在秦孝公時,當(dāng)上宰相,改變法立,推行富強政策。十年之后,秦國強大,而且路不拾遺。后來秦孝公死,他因立法太嚴,樹敵太多,結(jié)果自己被五馬分尸。商鞅原姓公孫(公孫是復(fù)姓,像歐陽,上官、司馬一樣)因為有功國家,封在商這地方,稱為“商君”,才叫商鞅。

  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地大人口多,姓也多。在漢朝已有“千家姓”,明朝還有人編過“萬家姓譜”呢!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