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畫簡介

2022-05-02 11:44來源:本站

  中國的年畫(new year paintings),作為年節(jié)裝飾繪畫,年畫的內(nèi)容多為“表吉祥、志喜慶”一類,形式上則是紅火活潑,單純明快,色彩亦鮮艷明亮,多用單色平涂,題材上則包羅一切具有喜慶色彩的風(fēng)俗生活,新聞軼事、傳統(tǒng)戲曲小說、民間故事等,其創(chuàng)作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guān),地區(qū)特色顯著。其中,以天津的楊柳青年畫與江蘇蘇州桃花坊年畫以及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著稱于世。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nóng)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shù)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zhí)b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tǒng)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制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chǎn)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產(chǎn)品叫“秋版”。

  年畫藝術(shù),是中國民間藝術(shù)的先河,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fēng)俗的反映。每逢過農(nóng)歷新年時買兩張年畫貼在大門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征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在這里面起著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厚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掛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至與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

  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chǎn)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產(chǎn)品叫“秋版”。年畫畫面線條單純、色彩鮮明、氣氛熱烈愉快,如春牛圖、歲朝圖、嘉穗圖、戲嬰圖、合家歡、看花燈,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作題材的。頗多作為門畫張貼之用,夾雜著“神祗護宅”的觀念,如“神荼郁壘”、“天官”、“秦瓊敬德”等,體裁(或形式)有門畫(獨幅和對開)四屏條和橫豎的單開獨幅等。宋代已有關(guān)于年畫的記載,目前見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是南宋刻印的《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見盛行。建國后,年畫在傳統(tǒng)的基絀上推陳出新,豐富多采,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