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水瑰寶中國淡水名湖-巢湖

2022-05-02 12:07來源:新華旅游

  巢湖為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在諸多名勝中,最具吸引力的是山水風(fēng)光名勝。滾滾東去的大江,煙波浩渺的巢湖,巍峨起伏的群山,熱氣蒸騰的溫泉,從宏觀上構(gòu)成了巢湖山水的壯麗氣勢。她集長江天險、湖光山色于一體,匯名泉名洞、奇石奇花于一身,湖光、江濤、溫泉、奇花,堪稱“巢湖四絕”,曾使歷史上多少文人墨客嘆為觀止!巢湖市將圍繞巢湖及湯池、香泉、半湯三處著名溫泉,把“一湖三泉”打造成全國知名的休閑旅游度假品牌,并積極申報“中國溫泉之鄉(xiāng)”。

  巢湖,面積769.5平方千米,煙波浩渺,猶如鑲嵌在江淮大地上的“一面寶鏡”;姥山島和天門山,在百里巢湖和萬里長江中閃閃發(fā)光,宛如撒落在大江大湖中的“兩顆寶石”;環(huán)湖四周有多處溫泉常年噴珠吐玉,其中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已建成療養(yǎng)度假勝地,被譽稱“三串珍珠”;太湖山、雞籠山、冶父山、天井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連綿不絕,蒼翠欲滴,人稱江北的“四塊翡翠”;還有“地下長河”雙井洞、“摩崖石窟”王喬洞、“怪石如龍”仙人洞,《游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游記,華陽洞因其而“名揚天下”,“江淮奇觀”泊山洞等,洞洞稱奇,千姿百態(tài),堪稱“五座地下藝術(shù)宮殿”。這天然組合的景觀,點綴在巢湖沿岸,形成“眾星捧月”,繪就了一幅絕妙的立體山水畫!這幅山水巨卷,由一條53公里長的湖濱大道風(fēng)光帶拓展到省城合肥,并通過182公里長的“黃金水道”溶入“長三角”,使得風(fēng)光旖旎的巢湖成為合肥和“長三角”的天然“后花園”。

  巢湖不僅地上的山水風(fēng)光旖旎,地下的地質(zhì)地層景觀更為奇特。除了絢麗多彩的地下溶洞、地下溫泉、地下河流、地下峽谷以外,最罕見的,是平頂山、馬家山的中生代三疊紀(jì)地層奇觀。它完整地保存了距今2.5億年至1.9億年間地球生物復(fù)蘇的豐富信息,并擁有魚類、雙殼類、爬行類以及著名的“巢湖龍”等多種化石。這個奇跡的重大發(fā)現(xiàn),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如今它不僅成為中國地學(xué)界的地層研究標(biāo)準(zhǔn),而且已被國際地學(xué)界列為全球下三疊紀(jì)印度階――奧倫尼克階界線層型首選標(biāo)準(zhǔn)剖面,并將其列入國際地質(zhì)年表,永載史冊。

  自古深山藏古寺,山水名勝歷來是與宗教名勝融合在一起的。相傳早在周朝,周靈王太子喬就在王喬洞煉丹得道,自此巢湖相繼出現(xiàn)了紫微山“天下第四十二福地”、太湖山“二十一洞天”、雞籠山“第四十三福地”、和州唐代老子煉丹臺,巢縣東、西、南圣宮等許多道教名勝;三國時佛教傳入巢湖,冶父山、太湖山、雞籠山、天井山、銀屏山、都督山、如方山等一批名山,寺廟如林,宏偉壯觀,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佛教圣地;時至清代,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又傳入巢湖,各種宗教文化依托巢湖山水共存共榮,且與山水文化、歷史文化互相融合,成為巢湖名勝的一條獨特風(fēng)景。

  巢湖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說“風(fēng)水好”,就好在巢湖山水是活生生的,它形如龍鳳,極富靈氣。只要你登高眺望,就不難發(fā)現(xiàn),巢湖整個地形酷似一條龍,一條頭枕巢湖煙波、尾掀長江碧浪的巨龍:四頂山是它的龍頭,面對合肥,高高昂起;姑姥二島是龍的雙眼,映著碧水藍(lán)天,閃閃發(fā)光;黑石嘴是烏黝黝的龍嘴,在泱泱湖面吞風(fēng)吐浪;仙人洞、紫微洞、華陽洞、白石洞是四個龍爪,左右分開,前后對稱;100多公里長的湖濱大道――太湖山一線,是龍的整個脊梁,時起時伏,連綿不斷;天門山是龍尾,伸到長江,隨浪起伏,搖擺不停。令人稱奇的是,這條巨龍,不僅身邊有形似展翅的鳳凰山相伴,左右有龜山、蛇山相陪,而且四周有馬山、牛山、羊山、雞山等眾小山相拜,龍尾還恰好有“兩虎”(大虎山、小虎山)在長江天門守衛(wèi),真是龍鳳呈祥,龍騰虎躍,天然生成,令人叫絕。

  “天與人間作畫圖,南譙曾說小姑蘇”。有人形容,巢湖山水看起來是一幅畫,聽起來是一首詩。這話說得并不過分,因為巢湖每一個名山名水都有一段神奇的故事,每一個奇花異樹都有一篇美妙的神話,每一個古老地名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它們傳遞著人們褒揚真善美的信息。這種自然與人文的融合,極大地豐富了風(fēng)光名勝的文化底蘊,展示出巢湖名勝特有的人文魅力。

  2010年11月8日,我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五湖”與“五岳”在岳陽市隆重舉行的“五湖牽手五岳”旅游同盟大會并聯(lián)合發(fā)布《洞庭湖宣言》,巢湖誓言開創(chuàng)中國最美山水旅游的新模式。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