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曲藝傳承實踐:回歸城市 注重傳習

2022-05-02 12:37來源:中國文化報

  又見書場:曲藝生態(tài)維護的紹興實踐

  楊 紅 向玢潔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出臺《曲藝傳承發(fā)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對曲藝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fā)展予以專項部署。《計劃》明確提出,要堅持整體性保護的理念,從維護曲藝生態(tài)、培育曲藝受眾等方面促進這一活態(tài)遺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曲藝生態(tài)維護需要技藝傳承,也需要業(yè)態(tài)培育和受眾培養(yǎng)。在曲藝資源高度集中的浙江省紹興市,曲藝書場近年來逐漸復興。

  書場復興,讓曲藝回歸城市生活場景

  書場即說書的場所,在文化娛樂方式比較單一的年代,書場是城鎮(zhèn)文化消費的主流場所,包括專業(yè)書場、茶樓茶館書場、劇場型多功能書場、露天書場、社區(qū)書場等多種形態(tài),在娛樂功能之外還承擔著社會教化、文化普及等職能。可以說,復興書場是構筑曲藝生態(tài)的關鍵節(jié)點,因為它能讓曲藝重新回歸城市生活場景,就近會聚和拓展愛好者人群。

  曾幾何時,紹興的書場遍布城鄉(xiāng),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隨著娛樂方式、文化場所的變化,書場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如今,伴隨著人們精神需求、文化表達、價值追求的多元化發(fā)展態(tài)勢,詩詞、民樂、手作等進入大眾文化消費領域,曲藝也有了再聚人氣、二度流行的契機?!队媱潯访鞔_指出,鼓勵在曲藝項目豐富、觀眾氛圍濃厚的地方探索,掛牌設立“非遺曲藝書場”,開展專門駐場演出。

  “80后”小伙子屠海洋因個人愛好在紹興市非遺保護中心學習曲藝,是紹興平湖調傳習班學員,師從平湖調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沈麟。2015年9月,屠海洋與一群愛好曲藝的朋友在紹興八字橋歷史街區(qū)的一個小院開了一家閑園茶館書場,每周六說書,次年,該書場獲評當?shù)氐摹暗胤角囌寡莼亍薄kS后,他們在紹興書圣故里歷史街區(qū)又開了一家100多平方米的書場。今年,第3家書場在稽山公園開業(yè),足有300平方米。

  書場由“1”到“3”,規(guī)模越來越大,人氣也越來越旺,紹興平湖調、蓮花落、攤簧、評話等當?shù)靥厣図椖坑辛斯潭ㄑ莩鰣鏊?,當?shù)丶矣鲬魰缘那嚸医洺5綍鴪鲅莩?,曲藝傳習班學員也有了登臺鍛煉的機會。 近年來,“‘80后’辦書場,‘90后’登臺唱”的可喜現(xiàn)象在紹興越來越多,人數(shù)穩(wěn)定、演出頻繁、交流活躍的曲藝圈層在當?shù)匾驳靡曰謴?,并逐漸繁榮起來。

  普及與傳習并重,培植曲藝生態(tài)基礎

  書場復興并不容易,開辦書場要想持續(xù)聚合人氣需要具備兩個基礎條件:一是臺上有充裕的演員,二是臺下有足夠的觀眾。 紹興并沒有曲藝劇團,卻形成了一支人員足夠的曲藝演員隊伍,這得益于紹興市非遺保護中心完善的曲藝傳承培訓體系――從青少年曲藝教學性傳承基地到零門檻曲藝普及培訓班再到準專業(yè)化曲藝傳習班,階梯式培養(yǎng)曲藝傳人,普及與傳習并重,構建了曲藝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10多年來,在紹興,普及班培養(yǎng)票友,傳習班培養(yǎng)演員。降低學習門檻后,曲藝傳承群體的范圍逐步拓寬,年齡層次日趨豐富,年青一代曲藝演員數(shù)量逐年增加,地方曲藝演出隊伍也因此得以擴大。

  從2005年在紹興市越城區(qū)多個小學建立紹興蓮花落、平湖調社團開始,這些曲藝教學性傳承基地至今已累計培養(yǎng)900多名青少年曲藝愛好者;從2012年在紹興市非遺保護中心開辦第一個紹興平湖調普及培訓班至今,已開辦各曲藝項目普及培訓班、傳習班30期,500余人次完成普及培訓班學習、130人次完成傳習班課程,培訓學員達到了“人人都可上臺表演、人人都有拿手節(jié)目”的水平。

  “青年演員可以吸引一大批年輕觀眾,帶動更多年輕人探究紹興蓮花落的魅力?!苯B興蓮花落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倪齊全說。

  面向青少年和旅游者的文化消費空間

  曲藝生態(tài)以場所為載體、以演員為主體、以觀眾為依托,集三者于一體的常態(tài)化演出則是曲藝活態(tài)傳承的核心。因此,經營書場不僅需要曲藝圈層的內部力量,還應結合社會發(fā)展需求、文化消費趨勢不斷開拓新客源,承載復合功能。

  如今的紹興書場正從“白花花一片”向“黑壓壓一片”轉變,聽眾不再限于老年人群體,而以中青年人為主,還有不少中小學生。在中小學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帶動下,寒暑假及周末的研學體驗游為書場帶來了大批客源。

  用說書、方言講故事等形式為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務,既增加了客流、提高了人氣,也讓書場得以繼續(xù)承載社會教育功能,還可借此吸引青少年人群,解決聽眾斷層問題,可謂一舉三得,書場在運營青少年項目過程中真正實現(xiàn)了“雙效統(tǒng)一”。

  書場怎樣才能成為出色的青少年研學體驗場所?這離不開書場氛圍及整體環(huán)境營造。今年7月,紹興市推出了首批16個非遺研學游實踐基地,其中就有“聽紹興故事、感受說書藝術魅力,現(xiàn)場互動當一回‘說書先生’”的書場。據(jù)統(tǒng)計,這些基地今年暑期共接待研學游團隊500多批次、2萬多人次。

  在當前的文旅融合大勢下,越來越多的旅游景區(qū)、旅游小鎮(zhèn)、歷史街區(qū)、城市公園增設了戲臺、茶館、書場、復合型劇場等演出場所,曲藝表演因作品體量小、場地限制少、參演人員較少、表演鮮活生動、地方特色濃郁、容易引發(fā)共鳴等特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空間。

  以紹興某家酒店里的書場越州書苑為例?!拔覀冎饕嫦蚓频曜】吞峁┙B興評話表演,如今隨著游客數(shù)量增多,為適應不同客群的語言習慣,我們將評話篇目分為方言和普通話兩個版本,在店門口進行公告,方便游客選擇時間買票聽書?!痹摃鴪鲋鬓k人魏?P昊說,“評話多為中長篇,但游客在紹興的停留時間只有幾天,為此,我們增加了評話經典片段的場次,并為本地聽眾開設了評話連說的場次?!?/p>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