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改”“篡改”雖近義但有別

2022-05-02 12:3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竄改”“篡改”雖近義但有別(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除了面臨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篡改或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商家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逼渲械摹按鄹摹庇玫猛追瘢恐x謝。(北京讀者 龐女士)

  龐女士:

  “竄改”跟“篡改”是近義詞,但用法有別,主要是所關涉的對象不同。

  “竄改”指故意錯誤改動文章、著作、賬目、數(shù)字等具體的書面材料。例如:

  (1)這篇文章里的幾處關鍵詞語被人惡意竄改了。

  (2)他們引用這本著作里的話時,竄改了幾處詞語。

  (3)在有關人員查賬前,涉案者竄改了5處。

  (4)稿件中幾處數(shù)額較大的數(shù)字被竄改為較小的數(shù)字。

  (5)他收到信時,發(fā)現(xiàn)信上的兩處關鍵詞已經被人竄改了。

  “篡改”則指惡意改動或曲解理論、政策、歷史、事實等抽象事物。例如:

  (6)別有用心者故意篡改了這個理論。

  (7)對有關政策必須全面、正確理解,不得隨意篡改。

  (8)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事實,那些妄圖篡改歷史的人是否定不了鐵的事實的。

  (9)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有人想篡改,是辦不到的。

  (10)這本著作里體現(xiàn)出的科學思想,曾經被人篡改,現(xiàn)在早已被糾正,恢復了原來的面貌,科學思想是篡改不了的。

  提問句中的“篡改或標注虛假生產日期”是指對日期的改動,也就是對具體的書面材料的改動,因此宜用“竄改”,不宜用“篡改”。(《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