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華文學院專修部教師舉辦寫作課教學沙龍
針對華裔留學生的特點,探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是北京華文學院教師研究教學的重點和方向。
3月22日,華文學院專修部的部分老師以“華裔留學生寫作教學”為主題,舉辦了寫作課教學沙龍,現(xiàn)任各年級的寫作課老師和部分曾教過寫作課的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會上,大家結合我院長期班學生寫作課程現(xiàn)狀,就當前寫作課的教材、教法、課程設置和教學效果等問題暢所欲言進行了交流,旨在探究以華裔學生為教學對象的華文教育寫作課的特點及發(fā)展方向。
會上,大家認為:其一,教師要考慮到華裔學生熟悉中華文化內容和漢語思維模式趨同的特點,對華裔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要制定出更高的目標。即寫作不僅“為寫而寫”,還要寫出符合漢語思維習慣的“美文”來,或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閱讀美文。其二,就語言技能的掌握而言,“寫”是最難的,從初始的漢字書寫和漢字閱讀積累到中、高級階段開設漢語寫作課程,是學生從漢字、詞匯、語法的積累到修辭等語用手段的應用過程,教學必須合理分層、科學分段,明確目標,各階段的銜接過渡越自然越好。例如,初級階段以“喜歡寫”為目標,寫漢字、寫長句、寫短文、寫家信、寫小的應用文;中級階段以能“寫出來”為目標,從寫記敘文抓起,逐漸過渡到說明文和議論文;高級階段要以“寫得好”為理想,寫書面性、邏輯性、文學性和可讀性強的文章,甚至是散文、政論文。所以,漢語精讀和閱讀課堂同樣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能的戰(zhàn)場,不能忽視。其三,寫作趣味性的提高,不能忽視對學生個體差異的了解。例如,對學生的母語背景、文化背景和母語寫作技能的了解。還要注意對學生需求的調查,注重針對性。如對HSK考試的需求,就要增加HSK考試寫作的練習。其四,寫作成品的修改以進一步提升學生漢語寫作能力為主要目標,注重師生間、生生間的反饋、學習和借鑒。修改作文形式多樣,注重修改原則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如由老師手工批改變?yōu)殡娔X批改,學生之間利用網(wǎng)絡互相傳閱、修改等新的教學手法,提升寫作的趣味性。
會上,大家還對專修部每學期編輯學生作文作品成冊成集的做法表示肯定。
總之,利用教學沙龍的形式對教學方法進行研討在我校還是第一次,大家通過熱烈討論和經(jīng)驗交流,達到了取長補短、形成共識、成果共享、合作學習的預期目的,受到與會教師歡迎。今后,我處還將陸續(xù)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提升我院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執(zhí)教水平。(專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