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文教育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2022-12-31 09:2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際中文教育

  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近日,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隨著各國對中文學習的需求持續(xù)旺盛,全球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中文教學,81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開設中文課程的各類學校及培訓機構8萬多所。在中外各方共同努力下,國際中文教育蓬勃發(fā)展,有力促進了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彰顯了語言學習交流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重要作用。

  國際中文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與新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緊密相連。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者披荊斬棘,努力奮斗,為搭建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橋梁,促進中外友好交往、互利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的鑰匙,能促進民相親、心相通。國際中文教育的初心是用中文教育促進人文交流,增進國際理解。長期以來,國際中文教育既用中文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也鼓勵各國學習者用中文講好所在國的故事,推動中外雙向交流。北京語言大學作為一所以國際中文教育為主要特色的大學,迄今為止,為世界上189個國家和地區(qū)培養(yǎng)了22萬余名懂中文、知華友華的人才,他們既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

  國際中文教育涉及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呼喚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國際中文教育參與人數(shù)不斷增多,參與主體日益多樣,他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推動者和貢獻者。

  國際中文教育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通過語言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

  綜上所述,國際中文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世界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力量之一。

  具體而言,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要以系統(tǒng)化理念,推動實施國際中文教育的集成創(chuàng)新。要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堅持質量為先,推廣國際中文教育標準,因地制宜開發(fā)教學大綱、本土化教材、教輔和教學工具。要加強對中國周邊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的國際中文教育研究,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中文教育新格局。(董川)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