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2022-05-02 12:51來源:本站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釋:

 ?、購堌┫啵褐笍埦琵g(673-740),唐玄宗時宰相,后貶為荊州長史。

 ?、诤摚喊炜?,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虛:虛空,空間。

  ③混太清:與天混成一體。清:指天空。

 ?、茉茐魸桑汗艜r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區(qū)。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岸。

 ?、轁?jì):渡。

 ?、薅司樱喊簿?。

 ?、邜u(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時認(rèn)為皇帝圣明社會就會安定。

 ?、嗤剑喊装椎?。

  ⑨楫:(jí)劃船用具,船槳

  譯文:

  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

  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shí)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賞析:

  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張丞相指張九齡。這是一首投贈之作,詩人希望時任中書令的張九齡予以援引,但是,詩人卻沒有直說,而是通過面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dá)出來,已具濃郁的詩意,同時,對于在此本來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詩人的筆下卻得到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xiàn)出八百里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實(shí)際上已成為山水杰作。

  首先點(diǎn)明時令,時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見當(dāng)年秋汛洶涌,一個“平”字,可見湖水漲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與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來就號稱八百里,加上這樣的浩大水勢,其水岸相接、廣闊無垠的情狀更增浩瀚氣勢。此時,詩人面對洞庭,極目遠(yuǎn)望,則不僅水岸相平,而且呈現(xiàn)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觀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虛”,足見其大,“混太清”,足見其闊。如此壯闊的湖面,自然風(fēng)云激蕩,波濤洶涌,古老的云夢澤似乎在驚濤中沸滾蒸騰,雄偉的岳陽城似乎被巨浪沖撞得搖蕩不已,一個“蒸”字,一個“撼”字,力重千鈞,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覺的意識,靜態(tài)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飛揚(yáng)的動勢,足見其非凡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和撼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漢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且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yīng)進(jìn)士舉不第。曾在太學(xué)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dāng)R筆。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nèi)署,適逢玄宗至,孟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故據(jù)實(shí)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之勝。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為他延譽(yù)。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不赴,終于無成。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逢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y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fā)逝世。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