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聽說法教授語法

2022-05-02 01:02來源:武漢大學教學資源網

  聽說法教學法簡介:

  聽說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又稱“口語法”、“句型法”、“結構法”、“軍隊教學法”。聽說法于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產生,它是一種強調通過反復句型結構操練培養(yǎng)口語聽說能力的教學法。在第二語言教學史上,聽說法是一種理論基礎非常雄厚的教學法流派,它把結構主義理論和行為主義理論應用到外語教學中,使外語教學建立在當代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聽說法以口語為中心,以培養(yǎng)聽說能力為主,并強調句型的訓練,創(chuàng)造了一套通過句型操練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方法。聽說法限制使用母語但不排斥母語的作用,并強調通過母語和外語對比確立教學重點和難點。此外聽說法開始運用現(xiàn)代化視聽手段進行教學?!队⒄Z九百句》是一套按照聽說法理論編寫的比較有名的學習英語口語的教材,影響深遠。漢語也有類似教材。

  教學案例一:運用聽說法教授語法

  階段:初級零起點留學生(第一學期)

  課時:一課時

  教材:《漢語教程》第一冊(第十五課),楊寄洲主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出版。

  課文:

  I。教案設計

  1.教學內容:

  1) 生詞:

  2) 語法:句型“動詞+不+動詞?”和“形容詞+形容詞?”

  2.教學重點與難點:正反問句

  3.教學要求:掌握課文出現(xiàn)的生詞;了解常見的兩種正反問句。

  4.課時安排:一課時

  5.教學法:聽說法

  6.教學用具:自制PPT(包括出現(xiàn)的詞匯和句型)

  II。課堂實錄

  1.復習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講授新課 

  1)聽寫本課生詞

  2)請學生認讀聽寫的生詞,注意糾正發(fā)音和聲調。

  3)領讀生詞并組成詞組或課文要講的句子,要求學生跟著說,逐一跟說。如:

  有→ 有書→ 有本子→ 有箱子

  重→ 很重→ 你的箱子重不重→ 我的箱子很重→ 你的箱子重不重

  舊→ 我的書很舊

  黑→ 黑的→ 這些黑的是什么東西

  藥→ 中藥→ 這些黑的是中藥

  香水 →一瓶香水 →我有一瓶香水

  衣服→ 一件衣服 →兩件衣服

  傘→ 一把傘

  磁帶→ 一盒磁帶→ 我買一盒磁帶→ 我買一盒漢語磁帶

  書→ 一本書 → 這是一本英文書 →我買一本中文書

  4)語法講練

  (板書  怎么問:動詞+不+動詞?)

  T(教師):下午你去不去銀行?

  S(學生):我不去。/我去。

  T: 下午你去不去圖書館?

  S: 我去圖書館。

  T: 你學不學英語?

  S: 我不學英語。

  T: 你是不是韓國人?

  S: 我不是韓國人。/我是泰國人。

  T: (拿起學生的書)這是不是你的書?

  S: 這是我的書。

  T: (拿起麥克的書,問瑪麗)這本書是不是你的?

  S: 那本書不是我的。

  T: 這本書是誰的?

  S: 這本書是麥克的。

  T: 拿起學生的書包)這是誰的?

  S: 這是我的。

  T: (問大家)他的包大不大?

  S: 他的包很大。

  T: 他的包新不新?

  S: 他的包不新。/他的包很舊。

  T: (教師指著黑板上學生聽寫的生詞)你有沒有箱子?

  S: 我有箱子。

  (板書:形容詞+形容詞?)

  T: 你的箱子大不大?

  S: 我的箱子很大。/我的箱子不大。

  T: 你的箱子重不重?

  S: 我的箱子很重。/我的箱子不重。我的箱子很輕。

  T: 你的箱子里有什么東西?

  S: 有衣服。

  T: 有沒有香水?

  S:沒有。

  T: 你的箱子里有沒有酒?

  S: 沒有

  T: 你的箱子里有沒有藥?

  S: 有。

  T: 你的藥是不是中藥?

  S: 不是中藥。

  T: 有沒有傘?

  S: 沒有。

  T: 你有傘嗎?

  S: 有。

  3.鞏固練習

  就身邊的同學或同學攜帶的物品用“形容詞+形容詞?”和“動詞+不+動詞?”兩個句型練習提問和回答。如詢問同桌“麥克高不高?”、“他是不是美國人?”“他勤奮不勤奮?”等等。

  做課后練習。

[1] [2] [下一頁]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