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來源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傳說中神異動物,具有蛇身、蜥腿、鳳爪、鹿角、魚鱗、魚尾、口角有虎須、額下有珠的形象?!渡胶=?jīng)》記載,夏后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yīng)龍,有角者稱虬龍,無角者稱螭龍。
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于8000年前的興隆洼文化查海遺址(興隆洼文化因內(nèi)蒙古敖漢旗興隆洼遺址的發(fā)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寧省,查海遺址在遼寧阜新縣)發(fā)現(xiàn)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興隆洼文化的這條龍的發(fā)現(xiàn),把中國人崇龍的歷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xiàn)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fēng)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種動物的特征)的樣子,這種復(fù)合結(jié)構(gòu),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龍的形象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其中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侗静菥V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zhèn)涓鞣N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fēng)喚雨,無所不能。
《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qū)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qū)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qū)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shè)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
新中國龍的化石(18張)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yīng)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yīng)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游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關(guān)于龍的起源,在經(jīng)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于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圖騰為主體虛擬的想象物。古人對它有種種解釋。有說?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xué)》);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虬[qiu囚]龍,無角的叫螭[chī吃]龍。(均見《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yīng)龍(《天問》王注)。有說龍像狗像牛,《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边€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en甚]的腹,魚的鱗,虎的腳掌,鷹的爪子。有鱷魚說、晰蜴說、馬說等等。但普遍認同龍的基調(diào)是蛇。最初系統(tǒng)提出這一見解的是聞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龍即大蛇,蛇即小龍。聞一多認為,蛇氏族兼并別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氏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而成為后來的龍。后人在聞一多研究的基礎(chǔ)上,作了許多豐富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