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為何稱“瓢城”?

2022-05-02 01:15來源:本站

  公元13世紀(jì),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歷經(jīng)千難萬險,雙腳終于踏上中國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激動地在自己的游記里這樣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間地帶,有許多鹽場,生產(chǎn)大量的鹽?!?/p>

  這位西方探險家驚嘆的地方就是中國的鹽城。古老的鹽阜大地,一派生機(jī)盎然,它東倚黃海,有著582公里長的海岸線,沿海灘涂廣闊、地勢平坦,達(dá)到45.7萬公頃,占全國灘涂面積的1/5。當(dāng)年“煙火三百里,灶煎滿天星”,浩瀚的大海、廣闊的灘涂、茂密的鹽蒿草,是鹽民“煮海為鹽”取之不竭的“糧倉”?!逗鬂h書》有言“東楚有海鹽之饒”,一個“饒”字道出了鹽阜大地的產(chǎn)鹽之盛。

  而在唐之前的鹽城,還只是“海中之洲,長百六十里,洲上有鹽亭百二十三。”唐初泥沙淤海,洲方與大陸相連。

  20世紀(jì)80年代,費(fèi)孝通先生曾三次訪問蘇北,到鹽城看灘涂,并寫下情真意切的《鹽灘行》。戈寶權(quán)先生在闊別故鄉(xiāng)半個世紀(jì)后回到鹽城,他深情地說:“我的根在這兒。”然后他吟唱起一首《頌鹽城》:“鹽城,鹽城,顧名思義,你是出產(chǎn)鹽的名城!……”

  鹽城,據(jù)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纂修的《鹽城縣志》記載:“為民生利,乃城海上,環(huán)城皆鹽場,故名鹽城。”其實(shí)在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之前,它不叫鹽城,而叫鹽瀆。瀆者,小河也;鹽瀆者,鹽河也。這樣的“乳名”一叫就是500多年,在其背后,流傳著的是一個古老的故事:西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這里有一條川流不息的運(yùn)鹽的河,因?yàn)辂}河而有了鹽瀆縣;因?yàn)槭钱a(chǎn)鹽的縣城,建縣之始,僅設(shè)鹽鐵官,不派縣丞。當(dāng)初,全國沿海有29個縣,僅有鹽城和堂邑設(shè)了鹽鐵官。在那個年代,鹽鐵之重,重于泰山。見之于史書的第一位縣丞是孫堅(jiān),他是三國時吳王孫權(quán)的父親。

  當(dāng)鹽瀆在那一年那一天真的要成為鹽城時,明人楊瑞云不勝感慨:“鹽瀆不堪問,蕭蕭風(fēng)葦間。繞城惟見水,臨海故無山?!丙}城無山不假,但有城。“城形似瓢也”,故又稱“瓢城”。鹽城雖取大海之鹽,但也屢有水患之害。鹽城“城形似瓢也”,如此鹽城便可“瓢浮于水,永不沉沒”,你不能不佩服鹽城人奇妙的想象!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