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階•勛•爵•公•孤
“品” 是古代職官制度中最常見的用以表示官員職務高低的標志,起源于曹魏時期“九品中正”的官僚選拔制度。當時,將士人按才能分別評定為九等,叫作九品,以后將官員的尊卑也分作九個等級,也叫九品。北魏時又進行更細致的區(qū)分,先將每品分為正與從,即正一品、從一品到正九品、從九品,正四品上階、從四品下階一直到九品上階、從九品下階。這樣,就由最初的9個等級發(fā)展為30個等級,其中分品分階;一般合稱“品階”。這種等級區(qū)分在唐、宋時期被沿用,只是武職是從正三品起就分上下階,形成為文職分30等“品階”、武職分32等“品階”的制度。隋與明、清,則只保留九品之中分正從的辦法,不再分上下階,而且文職武職一致,成為整齊劃一由正一品到從九品的18個等級。只有九品之內(nèi)的職務才叫“官”,當時稱為“流內(nèi)”。九品之外叫“流外”,或叫“未入流”,就不是“官”,而是“吏”了。
“階” 是與“品”有關或者說由品派生的另一套等級,始于唐代。是將種種散官稱號進行整理和補充,明確其等級,專門用作標志一個官員身份級別的稱號,使人一見到或一聽到這一稱號就能明白該官員的品級,這種稱號就稱為“階”、“階官”,或仍叫“散官”,其實也就是幾品幾品的代稱。按從一品到從九品下階的次序排列如下: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議大夫、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朝議郎、承議郎、奉議郎、通直郎、朝請郎、宣德郎、朝散郎、宣議郎、給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務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將仕郎。宋元明清各代,均繼承了階官的制度,只是階官的名稱與設置的多少有不同而已。
“勛” 也是始于唐代,其來源仍是前代所加的各種榮譽性的散官虛銜。唐代除規(guī)定了一套上述的階官制度外,又利用過去的散官虛銜搞了一套授予有功勛的臣僚的榮譽性稱號,叫作“勛”,通稱為勛官,共十二級(或稱十二轉(zhuǎn)):上柱國、柱國、上護軍、護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云騎尉、武騎尉。若以“十二轉(zhuǎn)”相稱,則最低的武騎尉為第1轉(zhuǎn),最高的上柱國為12轉(zhuǎn)。宋、遼、金、元均沿襲了唐代的勛官制度,其名稱也基本如唐制。清代廢除了勛官制度,將“勛”與“爵”合而為一。
“爵” 比較常見。在所有表示官員地位高下的稱號中,爵的起源最早。據(jù)《禮記?王制》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候、伯、子、男凡五等?!编嵶ⅲ骸暗?,所受食;爵,秩序也。”可見爵就是貴族官僚的等級。最早的爵位等級是戰(zhàn)國時的秦國,商殃變法時將過去的爵位加以整頓,明確規(guī)定為20級。由20級至1級分別是:徹侯、關內(nèi)侯、大庶長、駟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長、左庶長、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裊、上造、公土。其中,第1到第8級是民爵,第9到20級才是官爵。
漢代封爵無明確的制度,但事實上只有王侯二等,皇子封王,異姓封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直沿用縣侯、鄉(xiāng)侯、亭侯的名稱。在隋唐時期,除少數(shù)例外,只有皇室才能封王,異姓功臣則封公、侯、伯、子、男等若干等級的爵位。唐代的爵位是:郡公、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縣侯、開國縣伯、開國縣子、開國縣男。宋代爵級基本如唐制,明代的爵位最簡單,只有公、侯、伯、子、男五種。清代的爵位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是皇族的爵級,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鎮(zhèn)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10級。二是皇族之外的爵級,則分為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云騎尉、恩騎尉9級。
讀古籍時還會經(jīng)常遇到另一類表示古代最高級榮譽的虛銜――“公”與“孤”。
“公”與“孤” 是古代的“三公”與“三孤”?!叭逼鹪春茉?,文獻記載周代就有兩種“三公”:一種是太師、太傅、太保,一種是司馬、司徒、司空。后世沿置作為朝中德高望重的最高級官員的榮譽性稱呼?!叭敝频轿鳚h才真正明確,以朝中執(zhí)政的三巨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或者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為“三公”,而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之上的虛銜。自漢以降,太師、太博、太保這“三公”一直作為最高榮譽的虛銜,直到明清。
所謂“三孤”即少師、少傅、少保,是僅次于“三公”的榮譽性虛銜。起源于漢代,西晉以后將其發(fā)展為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北魏、北齊仿晉制沿設,隋以后相沿不變。
這樣,自隋唐以來,我國歷代都有“公?!薄肮隆毕盗械?2種名義,計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