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文化的啟示

  折扇,古稱折疊扇、聚頭扇、撒扇。而它的歷史竟也是中西文化交融之見證。

  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日本和朝鮮的折扇是中國進口的貴重手工藝品,有的作為該國使節(jié)或僧侶覲見中國帝王的禮物,博得中國社會文人學士們的贊賞。而日本的檜扇,起源于中國流傳到日本的笏。原來,公元七世紀日本宮廷模仿中國宮廷的禮儀,百官在朝會時手執(zhí)以檜木制成的笏,上下疊成幾片,以五彩絲線貫組,笏上貼紙,書寫上奏天皇之事,就如同當代的記事本或備忘錄。笏發(fā)展到后來,就成為檜扇,到宋代列為日本宮廷禮儀的規(guī)范服飾品。

  如果宋時的中國人也認為折扇是舶來品而不取其長,或照搬過來一味模仿,恐怕就不會有后來的中國折扇之繁榮了。所幸,中國宋代的匠師在學習日本、朝鮮折扇長處的同時,又結合中國盛產竹子、宣紙的特點以及雕刻、書畫等傳統(tǒng)藝術特色加以發(fā)展。在扇骨上,以名貴的湘妃竹、棕竹取代檜木、白松木;兩旁的扇柄雕刻詩詞字畫,扇頭下垂飾玉器扇墜或五彩絲線編結的流蘇。同時,在潔白的宣紙扇面上題詞作畫,提高了折扇的藝術水平。

  到明清兩代,折扇普及到了民間,更成為書畫、雕刻、刺繡、髹漆、裝裱、剪紙等藝術融于一體的手工藝品,充分發(fā)揚了中國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特長。扇面以上礬的宣紙制成,裝裱講究。董其昌、文徵明等書畫家在扇面上有不少佳作,使畫壇上一時有“小品勝于大品”之說。清代杭州王星記扇莊的黑紙扇面上貼以金箔剪鏤的圖案。扇柄和扇骨更以象牙、檀香木等制成,雕鏤也更加精巧;有的扇骨飾以髹漆,或鑲嵌螺鈿,五彩斑斕。扇頭的式樣有竹節(jié)、如意等近百種之多。固定扇頭的釘鉸,雖然小如豆粒,但以牛角、銅、金、銀燙印或鑄造而成,式樣也各不相同。橄欖核和核桃雕刻的扇墜更令人驚嘆不已。刺繡扇袋,既美觀,又起到保護折扇的作用。這樣,明代以后,中國的折扇反而大量出口到日本,以至于到康熙八年(1669年),日本朝廷為了節(jié)約外匯,不得不詔令禁止中國折扇進口。

  明代正德年間后,中國折扇遠涉重洋,流傳到歐洲,很快成為歐洲宮廷貴婦們最時髦的飾品。如同宣德年間中國官吏們在朝會時互相鑒賞袖中所懷的折扇一樣,在17和18世紀的法國巴黎凡爾賽宮殿舞會上,盛裝的貴婦們也紛紛欣賞各自手執(zhí)的折扇,而引以為榮。

  西洋人欣賞東方文化的異彩,但決不會跪倒膜拜。對小小的折扇,也進行了他們的改造。當時歐洲國家的造紙手工業(yè)遠遠落后于中國,于是西班牙便以細嫩的牛犢皮和羊羔皮作為扇面,有的還噴灑香水,稱為香皮扇。法國的折扇以雪松、椴木、珍珠貝、玳瑁等為扇骨,雕鏤玲瓏剔透的渦旋紋、玫瑰花、卷曲的簇葉等“洛可可”圖案。到18世紀,歐洲宮廷內流行彩色銅版畫印刷紙折扇。

  一把折扇,也展示著文化互惠、變化創(chuàng)新的歷史經驗。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