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樂府詩”?

  在中國中古時期的漢魏兩晉南北時代,中央政府一直設置著管理音樂和歌曲的專門官署樂府,負責采集和編制各種樂曲,配詩演唱。這些配樂演唱的詩歌,就稱為“樂府詩”,也簡稱“樂府”。

  現(xiàn)存樂府詩數(shù)量眾多,其中有不少是采錄的民間歌謠,更多的是文人作品。樂府詩原是配合音樂的,但后來許多文人作品,只是用樂府體寫作,并不配樂。唐代的新樂府辭便是如此。

  漢武帝設立樂府,采集各地風謠,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兩漢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相當廣泛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具有真摯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活潑生動的藝術形式,虎虎有生氣,因而對后代的樂府民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詩人如鮑照、杜甫、白居易、元稹、皮日休等,都寫過不少優(yōu)秀的樂府詩。

  在體式上,樂府詩以五言為主,兼有七言及雜言。句式比較靈活自由,語言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瑯瑯上口,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全部課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