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寬松而熟悉的英文環(huán)境走入緊張有序而陌生的中文學校,一年級新生總會出現情緒的波動。有的讓家長陪同一起上課;有的不斷要去上洗手間;還有的甚至于大哭……這是因為緊張的情緒伴隨著他們。如何在新生入學的頭幾堂課里,讓他們放松情緒,快樂地投入到中文學習中,是一年級教學的成敗關鍵。作為一年級老師,在教學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情緒,疏導、分散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把他們引入正常的教學軌道。
一、注重第一印象
孩子們特別敏感,與老師第一次見面,就能確定自己對老師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往往使他們產生喜歡或排斥該老師所教課程的效果。因此,在開學的第一天,我先把每個同學的名字寫好放在位子上,早早等候在教室里,用親切的微笑,熱情地歡迎新生的到來。一些簡單的舉動,比如牽著學生的小手,把他們帶到座位上等,便能安撫家長的不安情緒,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給他們留下至關重要的第一印象。
二、建立新的情感紐帶
“因為有好朋友在中文學?!保拔蚁矚gx老師”。這是每個周末吸引一年級新生堅持來中文學校的重要原因。所以,要讓他們盡快地熟悉老師和同學。為此,我充分利用課前、課間、課后的時間和學生交談,了解他們的愛好,讓他們敞開心扉,消除對老師的畏懼。我還有意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機會,相互了解,結交朋友。
三、多變的教學方法
對一年級同學來說,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大,容易導致他們對中文的反感。我在教學中進行精心設計,根據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對比記憶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各種活動,如游戲,比賽,表演等,在看,聽,說,讀,寫,練的趣味中學習中文。
四、提倡精神鼓勵法
表揚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孩子們在中文學習的初始階段需要精神上的鼓勵。用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評語;一個親昵的動作,都能使學生增加學好中文的信心。
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學質量的保證。讓學生很快地適應周圍環(huán)境,就能在課堂上成功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江美玲)